以技术为核心的生态设计---从建筑的形式语言来看,高技术所表达的建筑形式是工业时代的设计语言,反映的是工业社会人们讲求速度、追求效率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生态设计所表达的建筑形式应当是“生态社会”的设计语言,应当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反映人们的生态需求,有助于人们形成节约、环保、靠近自然的生态生活方式。当然,我们不能否定高新技术对于实现生态目标的作用,但要注意高新技术应用的“度”,要考虑新技术本身的生态性,并考虑新技术对于帮助提高人们生态意识的可能性。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理念剖析湿地是指一些水域和陆地交接的环境,包括一些低洼地区、洪泛平原、淡水或咸水覆盖的地方,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特别是与人类为密切相关的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自1971年《拉姆萨尔湿地公约》诞生以来,到2006年5月,已有152个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608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1亿4012万3652公顷。我们1992年7月31日加入《湿地公约》,目前已有30处湿地被列入名录,面积达343万公顷。近几年,我国开发和建设湿地公园的项目逐渐增多,“湿地”似乎成了时髦的名词,其中虽不乏成功的案例。但由于我国对湿地及湿地公园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设计理念和认识并不成熟。本文通过剖析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希望可以为我国城市区域中湿地的设计和保护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